發現沒?梅西有紋身、蘇亞雷斯有紋身、內馬爾也紋身,德保羅、迪馬利亞……,這么多的球星都有紋身,為什么張琳芃紋身就不可以?張琳芃的紋身,在國內招來眾多的批評與非議。外號:龍哥、紋身寶馬男。其實,紋身在國外運動員中比較普遍,越是對抗激烈的運動、比如拳擊,紋身就越普遍。
一個國家級的足球隊,隊員胖的跟廚師長一樣,身上的紋身像黑社會的一樣,說起話來像道上大哥一樣,兜里的鈔票像放高利貸的一樣,你說他們會給國家爭光嗎?。
你覺得紋身有多疼?
會疼!這是肯定的! 即使抹了麻藥還是有一點感覺疼,麻藥過后那種痛苦會比沒有用麻藥的感覺更強烈!最后就是綜合痛的程度了,身體不同部位有不同的痛感!先說最痛的幾個部位吧,首當其沖的肯定是隱私部位了所以我也最佩服那些敢在私處做文章的女性朋友,我得承認我的勇氣在你們那里黯然無光??!其次排第二的部位就是乳頭附近,特別是心臟這邊的。
那種感覺撕心裂肺毫不夸張! 慚愧慚愧……在這個位置的時候我眼淚忍不住流出來了,真是自然而然地流的控制不住那種!第三就是腋下和肋骨邊,第四就是大腿內側。其它位置就不清楚了!大家可以評論補充,最后希望大家紋身前一定要想清楚。 首先是既然選擇要紋一定要紋有紀念意義的圖案,然后是選擇恰當的位置。
古代身體發膚受之父母,為何宋朝流行紋身?
其實“身體發膚受之父母”是儒家誕生以后才倡導的,在儒家誕生以前,古代中國人也是紋身的,比如商朝的婦好墓就出土過印有紋身人象的魚紋盆。只不過華夏進入“文明”之后,就拋棄了這一由上古原始宗教傳承下來的習俗,反而是一些周邊的被稱作“夷”的部落依然保留著斷發紋身的習慣。而宋朝建立時,儒家思想早已成為主導思想,甚至還演變出了程朱理學,對人們禮數的束縛更多。
為什么宋朝反而又復古出現“紋身潮”呢?這是因為唐宋“城市變革”,市民文化興起,紋身首先在市井無賴中再次出現。加上宋代重文輕武,當兵的都是潑皮無賴或者流放的囚犯,所以,為了防止這些人隨意逃走,就在軍中推行“招刺制度”,也就是給你紋個身,證明你的所屬。軍人、囚犯、市井無賴根本不講究什么“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一說,這些人組成了宋朝龐大的紋身群體,進而帶動了市民文化的效仿。
北宋名將呼延贊就遍體紋著“赤心殺賊”四個字,岳飛從軍前夕也在背后紋了”盡忠報國“;開寶年間江州圓通寺一個和尚圓寂前“袒其背以示其徒,有雕青李重進三字”。國人自古就有從眾心理,一件新鮮事物興起,只要有一小撮群體興起,其他人就會紛紛效仿,管它什么“身體發膚”,宋朝紋身的流行后來甚至已經影響到了皇室成員,宋寧宗時的宗室趙希堯也學著給自己紋身,結果被人告發,說“宗室不許雕青未著令甲”,但因為這玩意太流行,宗正也管不了,最終不了了之,沒有什么實質性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