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再把魚丟入海中時,它就不至于潛不下去,被活活撐死或者被其它的魚吃掉。這樣就會把魚的內臟眼睛都擠出來。而且最終魚鰾會炸裂,魚也就嗚呼哀哉了。所以魚挨那一下疼是非常值得的。然后就發現了一個特別奇怪的現象,他們每釣完一條魚都要先看一下,有些魚就留下,另有一些魚則會拿一根中空鐵簽子在魚肚子上捅一下,然后丟回海里。
觀賞魚翻肚皮怎么救?
你好!我是草缸養魚蝦。很高興和大家交流這個問題,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得到大家的認同。觀賞魚翻肚皮不是跟你鬧著玩,那是生病了--“魚漂失調”病。什么是“魚漂失調”???我們知道,正常情況下魚是用魚鰾充放氣來控制水中的上升和下潛,配合神經系統來變換姿勢及保持身體平衡。當魚鰾受損的時候就會出現翻肚皮的現象,我們稱之為“魚漂失調”病。
為什么會患“魚漂失調”???魚在水溫過低、身體缺氧時,魚鰾會充滿空氣,魚鰾失去調節平衡能力,魚就會不由自主的浮到水面。就是患上“魚漂失調”病?!棒~鰾失調病”是一種非傳染性常見魚病,因為耐受低溫能力不強,所以一般多低溫天氣或是換水溫差過大時候發生,特別是怕冷的小型熱帶魚多發?!棒~漂失調”病的防治:“魚漂失調”就是怕冷病,保持水溫恒定在適宜的溫度,避免驟然降溫的應激反應就可以防止患病。
治療沒有好辦法,只能是把病魚身體置于狹小空間盡量保持正常姿態,然后避光、安靜,防止受到驚嚇,緩慢增加水溫,增加充氧,適當投放餌料。一般情況下需要一周以上才能緩解癥狀,也就是再翻回來--肚皮朝下。注意:我說的是翻肚皮又沒有死的魚。如果飄在水面,翻肚皮死亡的魚就沒有辦法了,趕緊撈出魚缸扔掉吧!以上就是我的認知。
魚肚子里的“黑膜”是什么?
買回家的魚剖開肚子后,可能會發現腹腔兩側有一層黑色的膜,看起來仿佛沾上了“臟東西”。不少人說,這層黑膜是魚腹中各種有害物質的匯集層,是最腥臭、泥土味最濃的部位,含有大量的類脂質、溶菌酶等物質,千萬不能吃,吃了會有害健康。不過其實,這層黑膜不過是魚體內正常的生理結構,它雖然看起來黑乎乎的,但這黑色與污染并沒有關系。
魚肚子內的黑衣并不是污染嚴重的標志,黑色只是色素沉積。但這層膜本身脂肪含量高,營養價值不高,也更容易富集一些脂溶性污染物,并不是健康的選擇??粗鴦e扭就去掉,嫌麻煩就一起做了吃,吃了也無妨。黑色膜衣,其實是保護膜其實,這層黑膜學名叫“腹膜臟層”,也有叫“內膜臟層”,它存在于魚腹壁和內臟之間。它長得黑不溜秋的,很不符合中國人的審美,很多人就會奇怪:這么難看,到底有什么用呢?其實 ,這層膜也有非常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