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果就是各種手抄報在學生身上滿天飛。為什么經常要求學生做手抄報?手抄報是一種用于研究性學習的手抄報作業,它不僅可以幫助兒童發展上述能力,也是兒童研究性學習的開始。一個懂事的家長也明白手抄報對于孩子的意義,而不僅僅是簡單的百度一下,然后讓孩子像完成任務一樣去做手抄報。
小學生整天要求做手抄報,手抄報能鍛煉什么,頻繁讓做手抄報?
做手抄報本身是能夠鍛煉學生的思維繪畫想象力等方面的能力的,本來一項非常有鍛煉價值的訓練活動,然而,因為教育的形式主義而濫用,反而成了學生的一種負擔,也失去了其育人的功能。為什么學生被頻繁的要求做手抄報?其根源就在于教育的形式主義。當前教育工作并不是單純的搞教學,許多教育之外的各種部門只要和教育工作掛點邊,都會大力向教育傾斜,因為教育部門面對的是聽話的老師和學生,不管什么樣的工作,只要安排下去,教育是落實最好的部門。
于是,各種手抄報在學生中滿天飛。久而久之,也形成了一種工作傾向。同時,不知從何時起,工作講究留痕,不管工作開展如何,過程性的材料要具備,也就是得把一些圖片資料整理成檔案。而作為學校精力有限,不管教學內的還是教學之外的都得應付,最好的辦法就是直接造材料。一些活動根本就沒有時間開展,但又得形成材料,那么最好的辦法就是讓學生做手抄報。
通過學生的手完成的材料一方面能顯示工作的落實情況,另一面利用學生的手也能減輕老師工作壓力,可以說一舉好幾得。然而當各種活動都要通過這種方式來體現時,學生必然不堪重負,轉移到家長的身上也就成為一種常態了。最后,不得不說,這種頻繁手抄報的做法是當前教育的一種病態,對老師還是學生而言都是一種負擔。希望家長的這種呼聲能夠引起社會的重視,回歸教育的本質,讓各種育人活動真正能夠起到教育的功能。
手抄報到底鍛煉了孩子什么?
手抄報,培養的是孩子的學習能力先拋開老師給孩子留手抄小報作業簡直就是給家長找麻煩的成見,仔細想想孩子完成一份小報,要做哪些工作,就不難發現,孩子通過做小報,會鍛煉到好幾個方面的能力第一,信息收集的能力。孩子完成任何主題的小報,第一步要做的,都是收集所需資料。有的資料,要到網上搜索,有的資料,來自平時孩子讀過的書,有的資料,來自日常生活。
收集這些信息的過程,會鍛煉到孩子的信息收集能力。孩子要收集到這些信息,需要學會利用網絡搜索引擎做信息檢索,需要學會調動沉淀在記憶中的信息,需要學會觀察生活,表面上看來,他只是做了非常簡單的工作,但這種信息收集能力,卻是孩子學習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他之后的課程學習考試自助學習中,都需要經常用到這種能力。
第二,信息識別篩選歸納整理能力。孩子收集到的信息可能很多,而且龐雜,需要根據手抄報要求的主題,篩選出有使用價值的信息,之后再進行歸納整理,讓這些信息清晰簡明有條理。在這個過程中,孩子識別信息的價值可用性對信息進行歸納整理的能力,都會得到鍛煉。這也是學習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孩子學習每一門課程,都需要能識別篩選出真正重要的有價值得信息,并將它們歸納整理,形成理解和記憶。
甚至孩子課上會不會聽講能不能把握老師講解的重點,也和這種能力相關。第三版面規劃能力。孩子收集整理好的信息,還要進行規劃,決定哪些信息放在哪里哪些是重要的,要突出顯示,哪些不太重要,可以放在不醒目的位置,這可以培養孩子的版面規劃能力。一些父母可能覺得,這種能力有什么用呢?孩子又不要去畫黑板板和辦報紙。
但是孩子需要考完試對吧?如果沒有這種能力,當他完成作業和考試的時候,他很可能已經很努力地寫了一篇大文章,不分主次,但是老師根本找不到最重要的內容。第四個孩子的繪畫能力。手抄報一般需要畫一些插圖進行裝飾,還需要在欄目中設計醒目的標題,可以鍛煉孩子的繪畫能力。有些家長會說,我的孩子不太喜歡畫畫,覺得這部分任務特別難。